●2002年MP3市场总量比2001年增长了135.7%,2003年仍然会保持100%左右的增长率
●低端市场的争夺在2003年将更加激烈,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快就会使浑水摸鱼者出局
●MP3播放器开始扮演“收音机、复读机、随身听”复合型产品的角色
2002年对于中国MP3厂商来讲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。这一年国内品牌跻身前列,而且占据了中国MP3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2002年中国MP3市场排名前六位分别是联想、方正、万城、三星、爱国者、JNC,市场份额之和为79.3%。联想、方正、爱国者三个品牌销售量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达到了45.4%,而2001年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的“老大”三星则丧失了2002年37.4%的份额,只占11.2%。
国内品牌在为漂亮的反击战而高兴,而他们兴奋的更应该是中国翻倍增长的MP3市场容量,据赛迪咨询的数据,2002年MP3市场总量比2001年增长了135.7%,从22.4万台上升到了52.8万台,而预测2003年仍然会保持100%左右的增长率。市场容量仍然会保持在100万台左右,国内品牌增势依旧。
低端混战
业内人士大都坦言,生产MP3的进入门槛并不高,因此国内才有如此众多的厂商介入。
从2002年的情况看,MP3厂商的毛利率在40%,利润不低,许多小厂商抱着趁机捞上一票的想法进入市场,MP3市场的厂商显得鱼龙混杂。据赛迪咨询的资料显示,目前中国MP3市场上共有国内外品牌60多家,其中三分之二为国内厂商,这些品牌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竞争。
因此就有销售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,目前相当数量的国产品牌MP3无论是质量、性能还是外观,同国外尤其是韩国产品相比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,容易出现各种问题,例如经常性死机;遇到静电现象就会变为乱码,致使原先存储的文件、格式音乐、录音资料等全部丢失,必须通过电脑进行格式化才能重新启动;有时甚至无法正常开机,主板直接坏死,即使格式化也无济于事,而且耗电量非常大。